9月24日,体育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6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动员会,旨在凝聚科研共识、强化有组织科研,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申报攻坚任务。学院班子成员、全体博士、在读博士及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悉数参会,会议由科研副院长李靖主持。
会上,李靖首先回顾总结了近三年体育类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与立项情况,重点分析了立项突破点,针对体育学科特色,其强调需重点聚焦“乡村振兴与体旅融合”“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”“运动康复与慢病防治”“妇女体育”等国家战略需求方向,结合秦巴山区地域特点挖掘研究选题,提升项目申报的针对性与创新性。
为保障申报工作质效,会议明确三项关键举措:其一建立“四级联动”培育机制,实施“个人申报—团队打磨—专家评审—学院把关”全流程指导,计划邀请省内外体育学科专家开展3轮专题辅导;其二搭建学科交流平台,围绕运动生理学、体育人文社会学等方向组织专题研讨,凝练优质选题;其三强化服务保障,科研秘书同步梳理申报时间节点与材料规范,建立申报进度跟踪台账,确保信息传递精准高效。
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晔在动员讲话中指出,国家基金项目是衡量学院科研水平与学科竞争力的核心指标,更是教师学术成长的重要平台。他要求全体参会人员提高站位,将基金申报作为“核心任务与重点工作”抓实抓细:一是班子成员要牵头组建跨方向科研团队,打破研究壁垒,形成申报合力;二是博士群体需发挥先锋作用,在读博士要主动融入团队研究,实现“传帮带”培育;三是高级职称教师要立足积累谋突破,力争在重点项目申报上取得进展。
体育学院吕仙利院长在总结中强调,科研水平是学院内涵发展的核心支撑,全体科研人员要以此次动员会为契机,早谋划、早启动、早打磨,在申报数量与质量上实现“双提升”,为安康学院科研事业发展注入体育学科力量。
(撰稿:李靖 审核:韩晔 发布:张凯)